在新时代背景下,矛盾纠纷化解成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检察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切实推动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发挥头雁效应,引领示范促化解
该院始终坚持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将信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管业务必须管信访”的工作理念。2024年以来,针对上级院交办和本院梳理排查出的20余起重点信访案件,全部由院领导包案办理,并实行一案“一包案领导、一工作专班、一套化解方案”的工作机制。其中,12件案件已成功实现法治化实质性化解。
为建章立制,实现领导接访办案常态化,该院出台了《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工作机制。对收到的群众来信,每封必阅;对多次访、多头访的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坚持由院领导带头接访。同时,检察长主持公开听证与下基层调研、扶贫帮困等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领全院干警共同推动矛盾化解工作。
针对疑难复杂、民刑交叉的重点、难点案件,该院力争把信访矛盾化解在首办环节。领导带头带案下访,调取卷宗,走访询问相关人员,深挖信访案件造成多次访、多头访的原因,找准切入点推进矛盾实质性化解。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三类案件”15件,化解率达95%以上。其中,杨某飞等七人信访案成功入选最高检院领导包案典型案例。
二、具体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矛盾有效化解
该院秉持为民之心,加强与党委、政府的协调配合,主动融入当地大接访格局,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通过与辖区妇联、残联、民政局、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签署相关意见和办法,开展心理疏导、就业帮扶、法律援助等多元救助措施,打造救助新格局。
同时,该院利用“网格员”平台收集线索,积极发挥“熟人”优势,巧做工作、巧解矛盾。2024年,通过“网格员”平台化解矛盾3次,与妇联共同开展关爱救助活动4次,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等。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该院灵活运用简易听证、公开答复、上门听证等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纾“心结”、解“法结”。进一步压实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常态化接访及后续督办反馈等工作责任,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为年老体弱、出行不便者提供送上门的法治服务。采取带案下访、主动上门听证2件,以专业型听证员作为中立第三方参与听证,通过听、询、评、议,及时就地将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该院部署开展信访化解治源工程,深化“领导包案+公开听证+司法救助”三位一体矛盾化解机制,成立化解工作专班,细化分解任务。充分发挥律师作为法律专业第三方的独特优势,邀请律师参与接访、听证等工作,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为矛盾化解建言献策。2024年,邀请律师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件次。
三、创新机制建设,实现源头治理
为进一步提升矛盾化解效率,该院优化提升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智能化服务效能。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听证工作,2024年成功化解信访矛盾5件。
同时,该院健全完善了“党建+信访”工作机制、跨业务部门矛盾化解联动机制、“预防+调解+回访+反向审视”全过程管理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加强内部协作,为重点困难群众开通“绿色通道”,制定了《临桂检察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衔接配合工作机制》。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3件,涉及23人。特别是对涉及妇女儿童等重点困难群体的案件,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办理”的原则。
此外,该院将信访工作与司法救助相结合,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通过持续对救助人进行跟踪回访,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方式,延续司法关怀,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和实质性化解。
一、发挥头雁效应,引领示范促化解
该院始终坚持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将信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管业务必须管信访”的工作理念。2024年以来,针对上级院交办和本院梳理排查出的20余起重点信访案件,全部由院领导包案办理,并实行一案“一包案领导、一工作专班、一套化解方案”的工作机制。其中,12件案件已成功实现法治化实质性化解。
为建章立制,实现领导接访办案常态化,该院出台了《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工作机制。对收到的群众来信,每封必阅;对多次访、多头访的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坚持由院领导带头接访。同时,检察长主持公开听证与下基层调研、扶贫帮困等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领全院干警共同推动矛盾化解工作。
针对疑难复杂、民刑交叉的重点、难点案件,该院力争把信访矛盾化解在首办环节。领导带头带案下访,调取卷宗,走访询问相关人员,深挖信访案件造成多次访、多头访的原因,找准切入点推进矛盾实质性化解。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三类案件”15件,化解率达95%以上。其中,杨某飞等七人信访案成功入选最高检院领导包案典型案例。
二、具体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矛盾有效化解
该院秉持为民之心,加强与党委、政府的协调配合,主动融入当地大接访格局,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通过与辖区妇联、残联、民政局、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签署相关意见和办法,开展心理疏导、就业帮扶、法律援助等多元救助措施,打造救助新格局。
同时,该院利用“网格员”平台收集线索,积极发挥“熟人”优势,巧做工作、巧解矛盾。2024年,通过“网格员”平台化解矛盾3次,与妇联共同开展关爱救助活动4次,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等。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该院灵活运用简易听证、公开答复、上门听证等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纾“心结”、解“法结”。进一步压实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常态化接访及后续督办反馈等工作责任,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为年老体弱、出行不便者提供送上门的法治服务。采取带案下访、主动上门听证2件,以专业型听证员作为中立第三方参与听证,通过听、询、评、议,及时就地将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该院部署开展信访化解治源工程,深化“领导包案+公开听证+司法救助”三位一体矛盾化解机制,成立化解工作专班,细化分解任务。充分发挥律师作为法律专业第三方的独特优势,邀请律师参与接访、听证等工作,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为矛盾化解建言献策。2024年,邀请律师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件次。
三、创新机制建设,实现源头治理
为进一步提升矛盾化解效率,该院优化提升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智能化服务效能。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听证工作,2024年成功化解信访矛盾5件。
同时,该院健全完善了“党建+信访”工作机制、跨业务部门矛盾化解联动机制、“预防+调解+回访+反向审视”全过程管理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加强内部协作,为重点困难群众开通“绿色通道”,制定了《临桂检察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衔接配合工作机制》。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3件,涉及23人。特别是对涉及妇女儿童等重点困难群体的案件,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办理”的原则。
此外,该院将信访工作与司法救助相结合,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通过持续对救助人进行跟踪回访,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方式,延续司法关怀,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和实质性化解。
(通讯员唐群丽 蒋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