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 正在查看

圩日送法进五通镇 守护知识产权与群众 “舌尖安全”

2025年09月17日 09:12:17来源: 桂林广播网 编辑:蒋玲阅读:  查看评论()

  “赶圩还能学法律,知道了咋辨假农资、看食品保质期,这趟没白来!”近日,临桂区五通镇迎来传统“圩日”,街道上热闹非凡,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们带着“法治大礼包”走进集市,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守护舌尖安全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赢得现场群众纷纷点赞。
  活动现场,干警们早早忙活起来:红色的宣传横幅“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检察蓝守护舌尖安全 公益诉讼筑牢食安防线”在集市上格外醒目;法律咨询台前,摆满了图文并茂的普法折页、手册;干警们主动向赶圩群众递发资料,用方言搭配生活案例开展宣讲,让“法言法语”变成群众听得懂的 “家常话”。
  “大家买东西时多留意商标,要是看到和知名品牌长得像但名字差一个字的,这可能是侵权商品!”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干警们从“什么是商标侵权”“如何辨别假冒商品” 等基础问题入手,结合乡镇常见的仿冒日用品、劣质农资等案例,手把手教群众识别侵权线索,引导大家主动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尊重创新成果。
  围绕群众最关心的 “舌尖安全”,干警们更是精准发力。“买散装饼干要看有没有防尘罩、生产日期标没标清楚”“过期食品哪怕看着没坏也不能吃,商家卖过期食品是违法的”“遇到推销‘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一定要先问家里年轻人,别轻信偏方”…… 干警们结合《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相关条款,针对乡镇消费中常见的过期食品、散装食品卫生不达标、违规保健品推销等问题,逐一讲解防范要点和维权途径,让群众听得明白、用得放心。
  据统计,此次圩日普法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50余人次,覆盖赶圩群众超1000人。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立足检察职能,结合乡镇群众需求,创新普法形式,把法治宣传搬到田间地头、集市广场,让法律知识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推动“懂法、守法、用法”理念入脑入心,以法治力量守护基层群众权益,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通讯员郑好 李志勇)